自2017,市面上開始出現(xiàn)了以銷售賺錢為目的的“認證咨詢”服務公司?;蛟S是因為所謂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或許是因為資本的要求,或許是因為純銷售模式的原因……不管因為啥,總之看上去看便宜,承諾的也很好。結果是這種公司付費后的周期拖延,明后面年審的不聞不問。最重要的就是不聞不問。
按常規(guī)我們做咨詢服務的工作,企業(yè)二三年年審,我們一定要幫助企業(yè)維護好,服務好。那么為什么人家不管哪?很簡單,因為第一年價格很低的原因,為了保證利潤,那就只能想辦法壓低成本,壓低認證機構的費用。而認證機構的條件就是,年審的利潤,機構來賺。當然,因為純銷售的模式,勢必做出不可能做到的承諾,勢必不管不顧企業(yè)實際情況的接業(yè)務。惡性循環(huán),認證機構只能硬著頭皮接下來處理。導致的結果就是會被有關BM查到,吊銷機構資質。那么企業(yè)的證書也就沒了。(如前兩年上海,深圳,北京,青島的一些認證機構)。
這不是最重要的,這種情況不一定是最壞的,最壞的是什么情況哪?最壞的是機構沒有撤銷,接手了第二第三年的年審工作。認證機構也是要賺錢的,尤其是在第一年幾乎被壓榨的沒有利潤的情況下,年審費用勢必高昂,勢必附加更多套路。江浙滬皖魯很多地方,都有這種情況。有時候想幫忙,都幫不上。
標簽: 行業(yè)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