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網北京8月30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yè)學術期刊《自然-氣候變化》最新發(fā)表的一項氣候科學研究指出,無論在哪種氣候變暖預測情景下,格陵蘭冰蓋的整體冰損失加上降水量、冰流排放和融水徑流的增加都將使海平面至少上升274毫米。
該研究論文稱,1980年代,因冰面融化徑流和冰流量,格陵蘭冰蓋失去的冰開始多過因降水而凝結的冰,致使格陵蘭冰蓋出現冰預算赤字。然而,由于現有模型對土地、大氣和海洋邊界的測量數據不夠精確,研究人員無法準確預測格陵蘭島會如何響應氣候變化,而這種響應對未來海平面上升至關重要。
論文通訊作者、丹麥及格陵蘭地質調查局的杰森·鮑克斯(Jason Box)和同事及同行合作,他們利用2000年至2019年的氣候數據,計算了格陵蘭冰不平衡已經導致的冰蓋體積和面積變化指出,融水徑流引起的冰面消融是格陵蘭冰蓋質量預算發(fā)生同比變化的主要驅動因素。無論在哪一種未來氣候情景下,格陵蘭冰蓋質量損失將導致5900平方千米的海冰減退,這相當于其3.3%的冰體積損失,使海平面至少上升274毫米。
論文作者假設2012融冰高值年在未來變得常見,那么隨著氣溫在21世紀逐步上升,融冰和隨即而來的海平面上升可能會達到782毫米。他們認為,這項研究預測結果應作為對格陵蘭未來的一個警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