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住酒店查出攝像頭!換房還有!酒店緣何總能逃脫法律責任?

2021-10-18 00:01:42

臨武國際大酒店近日成為新的輿論焦點。

據媒體10月15日報道,湖南一位唐姓女士入住郴州市臨武國際大酒店時,發(fā)現(xiàn)房間內正對床的插座孔中藏有針孔攝像頭,更換房間后,又在新房間的同一位置發(fā)現(xiàn)攝像頭。該事件警方已介入處理,截至目前,尚未有官方渠道發(fā)布處理情況。

圖片來源:瀟湘晨報

圖片來源:瀟湘晨報

這不是近期第一例酒店安全事件。兩月之前,全季酒店一女住客被裸男闖進房間事件引爆討論,當事人@fiore花花發(fā)布視頻稱,將對該闖房間男子提起訴訟,并向全季酒店索賠1元,希望全季及其母公司華住會發(fā)布正式道歉聲明并公示整改方案。

對比一些國外案例,涉事酒店往往面臨高額索賠,而國內往往只能獲得一句道歉而已。造成這種區(qū)別的原因是什么?現(xiàn)行法律下,是否存在相應條例幫助住客維權?

海外:酒店安全涵蓋多方面,賠償金額可高達上億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酒店安全相關訴訟,較多國外判例顯示,若住客在入住期間遭遇損害,酒店可能面臨高額賠償,2016年的女記者被偷拍案判決較富代表性。美國記者艾琳·安德魯絲入住萬豪酒店時,在房間內遭隔壁住客偷拍裸照,后該記者將酒店告上法庭,指出酒店違規(guī)透露其姓名及房間號,為偷拍者開其隔壁客房提供方便。法官判罰萬豪對此事件負49%的責任,需賠償女記者2700萬美元。

除保障住客的權益,若住客對他人生命安全造成傷害,酒店視情況也應負一定責任。2017年,美國發(fā)生一例特大槍擊案,槍手從入住酒店的32層向樓下觀看演唱會的觀眾開槍掃射,共造成58人死亡、527人受傷。在此事件中,酒店因未檢查出槍手攜帶的武器,被認為嚴重失職。2019年,美高梅國際集團宣布同意對拉斯維加斯槍擊案中58 名遇難者及數(shù)百名傷者提供賠償,賠償金額高達8億美元。

人身安全之外,酒店在保障“信息安全”方面的義務較易被忽略,但近年來也正引起重視。2018年,萬豪透露旗下喜達屋酒店的顧客數(shù)據庫遭黑客入侵,或有約5億客戶數(shù)據泄露,事件爆出后,萬豪國際酒店股價一度下跌逾5%,并遭索賠金額高達125億美元的集體訴訟。上百億美元的判罰至今未落地,但可以確切獲知的判罰是,萬豪因違反歐盟《通用數(shù)據保護條例》,被英國信息專員辦公室處以184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6億元)罰款。

就效果而言,高額賠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制約酒店的利器。為避免再遭“放血”,涉事酒店自查自糾,補全漏洞。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整改舉措往往無需社會的持續(xù)監(jiān)督,具有較強的自主性。

國內:犯罪者受罰酒店少擔責

在國外判例中,酒店大多作為主體擔責,而國內,當住客安全受到損害時,矛頭常常對準施害者本身,酒店的身影則游離于擔責主體之外,較少承擔法律責任。

發(fā)生在2016年的北京和頤酒店女生遇襲事件是近年來掀起討論聲較大的酒店安全事件。女住客遭陌生男子拖拽,酒店安保并未履行對住客的保護義務。事件發(fā)生之初,酒店方的態(tài)度并不積極,據當事人反映,“酒店經理關機消失”。后事件在網絡上發(fā)酵,犯罪嫌疑人被抓獲,和頤酒店所屬的如家酒店集團對女事主道歉并稱將整改,但于法律層面,酒店并未承擔連帶責任。

該案例并非個案。2019年,上海閔行區(qū)人民檢察院的判例顯示,在酒店泄露住客房號后發(fā)生的一起強奸案中,犯罪嫌疑人被判四年有期徒刑,酒店方并未承擔法律責任。同年,四川省理塘縣人民法院審理一樁強奸案,犯罪嫌疑人在沒有房卡的情況下,以電話通知酒店服務員將受害人房間打開后入房犯案。在該起判例中,被告被判處三年有期徒刑,酒店方所應擔負的責任則并未在判決中予以明確。

在國內相關判例中,沒有法律強制執(zhí)行的高額賠償壓力,酒店的整改相對而言少了些“自覺性”,以全季為代表的一眾涉事酒店在事件中較為被動的反應即是例證之一。當事件引發(fā)社會討論,突然涌來的大量關注或在一定程度上約束酒店行為,但一個無法被忽略的追問是,那些沒有被看見的住客,他們的權益該由誰保障?

適用法律不同是差別產生的最大原因

在遭遇安全問題時,如“花花”一般公開發(fā)聲的住客已是少數(shù),而在此之間,能得到公眾廣泛關注的事件更是鳳毛麟角。某種程度上來說,“花花”是百中無一的幸運者,其所得關注背后也折射著困境的普遍性。

“@fiore花花”發(fā)聲后,其微博評論區(qū)下出現(xiàn)了大量反映酒店安全問題的聲音。較為一致的是,大多數(shù)住客并未拿起法律武器爭取權益,要么“忍氣吞聲”,要么與酒店協(xié)商“私了”,退房費或免費升級套房是酒店方較常給出的補償舉措。與國外維權者較為明確地提出大額索賠金相較,國內住客的普遍“沉默”體現(xiàn)出較大差異。究其根本,適用法律不同是致使差別產生的重要原因。

陜西恒達律師事務所楊建生主任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酒店管理包括治安管理、安全管理、正常業(yè)務管理,在我國,酒店管理屬于侵權法和合同法所調整的范疇。目前為止,我國沒有出臺關于酒店侵權或違約應如何擔責的獨立法律。

談及國內外區(qū)別,楊建生介紹道,其中存在著司法管轄權不一樣的問題:“國內以《民法典》中的侵權法、合同法、治安處罰法為審判依據。以合同法涉及到的違約責任為例,在我國主要是以補償為主,懲罰為輔,補償?shù)闹饕亲】偷膶嶋H損失?!?/p>

亦有煒衡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張杰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在判決酒店安全案件時,美國通常按照非法獲利原則結案,酒店的整體收入是其判決依據,故一旦確定酒店責任,高額賠償幾乎是板上釘釘。而我國適用的則是據實賠償原則,一般而言,驗證個人真實損失較為困難,尤其是其中的精神損失部分更難下定論。

除此之外,楊女士的苦惱并非個案,針對頻發(fā)于酒店的針孔攝像頭問題,楊建生指出,判定其中法律責任可分兩方面:“其一是具體實施犯罪的人,應承擔刑事犯罪責任;其二則是酒店方面,需承擔沒有履行安全監(jiān)管的責任,導致客人名譽受到侵害。”

若住客需要向酒店提出訴訟,亦可“兩步走”。首先是基于酒店沒有履行相應的隱私保障責任,以民事侵權起訴。這方面的名譽侵權賠償一般來說在5000元左右,一旦確定酒店存在相應責任,住客勝訴的概率相當大。其次則是向政府的酒店管理相關部門進行投訴,通過行政法規(guī)對酒店進行處罰。處罰措施包括責令整改、停業(yè)、罰款等,若確實屢次犯錯、性質嚴重,有關部門可吊銷酒店方相應許可,使其不能再從事酒店經營業(yè)務。

唐女士稱,截至自己報警,酒店方未曾主動聯(lián)絡,亦未退還房費或給出處理結果。據臨武國際大酒店工作人員在10月14日晚給出的聲明,“酒店現(xiàn)在每天退房都會排查(攝像頭),目前還沒有其他房間出現(xiàn)類似問題”。

“目前”二字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承諾背后的空泛無力。住客隱私如何防止被窺,“安全”何時成為無需置疑的真實,前方似路遠迢迢。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標簽: 酒店 女子 查出 攝像頭

關閉
新聞速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