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兩化搬遷改造項目一期已投產運行,一開年,企業(yè)瞄準提升工藝水平和生產智能化水平不斷發(fā)力。
隨著天津渤?;ぜ瘓F“兩化”搬遷改造項目燒堿裝置、聚氯乙烯裝置試車成功,全體員工在新廠房中迎來了新的挑戰(zhàn)。對于大家來說,“兩化搬遷”仍然在“進行時”,點火只是完成了第一步。眼下,新產線開啟了24小時的連續(xù)生產。瞄準一季度的目標,穩(wěn)定生產狀態(tài),控制大廳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緊張,大部分人吃飯、休息都是在現場。
張磊,聚氯乙烯產線的負責人。為了試出穩(wěn)定出產優(yōu)等品的配方,從春節(jié)前開始,張磊就帶領團隊連續(xù)攻關。溫度、風速、原料投放的比例和時機,上千次細微的調整,才能摸清新產線的“脾氣”,總結出更合適的配方。張磊說,自己的工作就像是“大廚”。
作為天津重點打造的12條產業(yè)鏈之一,綠色石化產業(yè)鏈不斷向高端智能邁進。兩化搬遷項目也實現了產線全部智能化控制。張磊他們需要把老師傅們幾十年口口相傳的生產經驗,轉變成人人可以操作的數字化模式。為了拿到產品質量的第一手數據,每四個小時生產一批產品,張磊就要往返一次質檢部門和控制室。聚氯乙烯顆粒大小只有0.01毫米,他要一粒一粒數清里邊的雜質,驗證配方的效果。
實施兩化搬遷,構建起現代高端石化產業(yè)集群,為天津制造業(yè)立市夯實基礎。從曾經的一片荒灘,到試車投產,項目中的每個人都鉚著一股勁,不少管理崗位上的人也支援到了一線。“兩化”搬遷改造項目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無害化處理裝置,在連續(xù)生產過程中,任何一個細微的問題,都會導致整個產線的停產。所以,工作人員隨時都要用秒級的反應,從幾十組數據中找到問題的根源及時處理,絲毫不能走神。
從智能控制部門到質檢分析部門,從60后到90后,兩化上千名工人,在高質量綠色發(fā)展的新目標下,不斷加快升級步伐。眼下,渤化集團兩化搬遷項目的智控中心、燒堿等產品生產車間,運行良好。通過綠色、高效的工藝技術和智慧化管控手段,將實現萬元產值能耗下降27%。企業(yè)將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fā)展之路,貫通產業(yè)鏈上下游,為制造業(yè)立市提供有力支撐。(津云新聞編輯李彤)
(文章來源:天津廣播電視臺)
標簽: 工藝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