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市糧食平均單產位居全省第二

2022-03-09 07:18:32

本報訊(記者張晨陽)近日,記者從市農業(yè)農村局獲悉,統(tǒng)計局國家農調隊最新統(tǒng)計結果顯示,2021年我市糧食播種面積為412.21萬畝,糧食總產188萬噸,平均單產456.08公斤,位居全省第二。

2021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秋季嚴重洪澇災害的不利影響,我市壓實工作責任、強化工作措施、增加資金投入,糧食生產再創(chuàng)佳績。

夏糧產量穩(wěn)步增長。在去年夏糧生產中,我市狠抓優(yōu)良品種選用和麥播質量關,全市小麥良種利用率達到100%,秸稈還田、病蟲害綜合防治、種肥異位同播、配方施肥等主推技術到位率達到95%以上。深入開展2021年漯河市“蟲口奪糧”保豐收行動、奮戰(zhàn)100天奪夏糧豐收行動,嚴把拔節(jié)期干旱、孕穗期倒春寒、揚花期赤霉病、灌漿期干熱風四個關口,強化春季麥田管理。全市共投入財政資金1640.4萬元,病蟲害防治面積達到1075.3萬畝次。示范推廣優(yōu)質高產配套技術,促進優(yōu)質麥區(qū)域化布局、產業(yè)化經營、規(guī)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全市優(yōu)質麥比例達到50.7%,占比位居全省第一。通過抓種植、重管理,我市克服了苗期干旱、春季低溫寡照、后期強降雨大風(倒伏)及個別病蟲害偏重發(fā)生等不利因素影響,夏糧再獲豐收,總產、單產均呈增長態(tài)勢。夏糧平均單產512.7公斤,較上年增加8.4公斤,同比增長1.67%,位居全省第三;總產113.2萬噸,較上年增加2.5萬噸,同比增長2.5%。

秋糧實現少減產。2021年秋糧生產期間,自然災害頻發(fā)。播期干旱導致全市大面積遲播7天至10天,秋作物出苗后局部出現嚴重干旱,秋糧生產開局不利。7月份,我市遭遇歷史罕見的內澇災害,給農業(yè)生產造成嚴重損失。全市秋作物受災面積達84.2萬畝,成災54.5萬畝,絕收22.2萬畝。面對嚴峻的形勢,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先后啟動了四級、二級應急響應,農業(yè)部門強力組織農田排澇和災后生產自救,爭取國家救災資金2159萬元,組織農民排除田間積水168萬畝次,組織農民改種補種16.75萬畝,全市受災地塊葉面噴肥噴藥24.05萬畝、防治病蟲害76.51萬畝。秋糧收獲期,我市組織隊伍幫助農民群眾收獲秋作物7.16萬畝。這些措施有效減輕了災害造成的影響。全市秋糧平均單產390.8公斤,同比下降7.2%,單產下降幅度低于預期。

(文章來源:漯河日報)

標簽:

關閉
新聞速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