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要聞】【新華財經調查】農資價格延續(xù)高位運行態(tài)勢 三大動因短期或難緩解

2023-03-24 09:12:31

新華財經南昌3月22日電(記者胡錦武、范帆、崔璐)當下正是春耕備耕時節(jié),記者在江西多個農村地區(qū)調研了解到,雖然今年的農資價格和去年相比略有回調,但依然保持高位運行,基層呼吁有關部門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緩解農資成本居高不下帶來的不利影響。


(資料圖)

今年農資價格比去年略有回調

“這幾年復合肥漲價太厲害了,前年每噸才1900元,今年我訂了200噸,每噸漲到了3400元,幾乎是成倍上漲?!睋嶂菔袞|鄉(xiāng)區(qū)小璜鎮(zhèn)的種糧大戶鄒情偉掰著手指頭向記者算了一筆賬,他承包了6000畝土地種植水稻,化肥、農藥等農資價格上漲,擠壓了種糧的利潤空間,“僅僅是復合肥這一項,2021年的畝均每季成本攤下來是110元,現(xiàn)在漲到了160元”。

當前正是春耕備耕時節(jié),記者在江西多個種糧大縣走訪發(fā)現(xiàn),許多農村地區(qū)已經開始采購農資,準備早稻育秧。不少種糧大戶、農資經銷商和農業(yè)部門負責人向記者反映,雖然今年的農資價格和去年相比略有回調,但依然保持高位運行,再加上去年晚稻受干旱影響有所虧損,進一步影響了農戶的種糧積極性。

萬載縣農業(yè)農村局種植業(yè)股負責人朱業(yè)斌表示,2020年,含氮量46%的尿素價格是每噸2000元,今年是每噸3200元。

“鉀肥的價格也一直在漲。進口白鉀一般是每噸3300元,今年漲到每噸5000元?!比f載縣村淘種養(yǎng)農民專業(yè)合作社負責人常垂明說。

不光是化肥,農藥的價格也在一路上漲。“作為除草劑的草甘膦用得相對較多,去年最高時漲到了每噸近3萬元,現(xiàn)在因為還沒到打藥高峰期,價格有所回落,但每噸也在1.8萬元左右,高于2021年每噸1.4萬元的價格?!必S城市種糧大戶夏文平表示,隨著接下來用藥需求提升,估計價格還會上漲。

高安市農業(yè)農村局二級主任科員漆文龍表示,這幾年農資價格和人工價格快速上漲,平均種糧成本每畝每季要增加200多元,再加上自然災害的風險,一定程度上挫傷了農戶的種糧熱情。

多方因素導致農資價格高位運行

記者調研了解到,近兩年來農資價格持續(xù)高位運行,一方面在于國際市場動蕩,導致化肥等農資的進口價格上漲,同時也受到國內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運輸成本攀升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響。

——原材料和運輸成本上漲。江西展宏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化肥生產企業(yè),每天生產能力可達800噸,公司總經理高昕表示,煤炭、天然氣作為化肥生產的重要能源,其價格上漲會直接影響氮、磷、鉀等原材料價格,疊加油價上調導致運費成本上升,從而傳導到化肥價格上,“從生產端到消費終端,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成本都在上漲,這是導致化肥價格上漲的直接原因?!备哧勘硎?。

——國際形勢不穩(wěn)定影響進口價格。我國是全球最主要的鉀肥消費國和進口國之一,鉀肥對外依存度高,國內價格受國際市場影響較大。有業(yè)內人士分析,鉀肥重要生產國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面臨歐美等國制裁,導致鉀肥出口減少,而且俄羅斯天然氣出口受限,也直接影響歐洲化肥工廠開工率,鉀肥在一定時期內仍將面臨供給緊張的局面,保持價格高位運行。

——生產企業(yè)不敢滿負荷運轉,影響產能釋放。高昕告訴記者,對于生產企業(yè)而言,下游訂單的價格是提前定好的,一旦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這中間的差價就需要企業(yè)自行承擔。面對價格波動帶來的市場風險,部分化肥企業(yè)不敢滿負荷生產,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場上的化肥產能釋放。

緩解漲價壓力須多措并舉

農資是糧食生產中的一項重要成本,價格持續(xù)高位運行,將擠壓本就不高的種糧利潤,甚至導致農戶放棄種糧而轉種經濟作物?;鶎硬块T建議盡快出臺措施穩(wěn)價保供措施,增強農戶種植信心。

一是開展農資價格常態(tài)化市場監(jiān)測,加大生產原料的宏觀調控力度?;鶎咏ㄗh,相關部門一方面要及時掌握購銷動態(tài),開展常態(tài)化市場監(jiān)測,強化對化肥、種子、農藥、農膜等農資市場價格行為和競爭秩序監(jiān)管,另一方面要加大對化肥等農資的生產原料價格宏觀調控,保障農資生產企業(yè)正常運轉,穩(wěn)定市場供應,防止價格持續(xù)上漲。

江西省市場監(jiān)管部門要求,各地要密切關注農資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現(xiàn)象,依法查處囤積居奇、哄抬價格、串通漲價、價格欺詐,以及不按規(guī)定明碼標價等價格違法行為,保證春耕期間農資市場價格平穩(wěn)。

二是開展化肥減量行動,減少不合理養(yǎng)分投入。鄒情偉等人建議,因地制宜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夯實施肥情況調查、營養(yǎng)診斷、田間試驗等測土配方施肥基礎,提升施肥專業(yè)化、集約化水平和肥料的利用率,推進增施有機肥、種植綠肥、秸稈還田、生物固氮等多元替代化肥方式,減少不合理養(yǎng)分投入和農用化肥施用總量。常垂明今年就準備和團隊成員從測土配方施肥著手,降低化肥成本,“我們現(xiàn)在配出的肥料每噸約3700元,可以替代市場上48%含量的氮磷鉀復合肥,每噸可節(jié)省約800元?!?/p>

此外,也可以通過有機肥代替一部分化肥來降低成本。江西玉春山生態(tài)農業(yè)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袁南根介紹說,有機肥原料來源于本地畜禽養(yǎng)殖和食品加工“下腳料”,價格相對穩(wěn)定,且對化肥可實現(xiàn)30%的替代率,能一定程度上緩解化肥價格快速上漲對種糧成本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善土壤酸化等問題,提高土壤肥力和農作物品質。

三是鼓勵探索“混養(yǎng)”模式和提高農業(yè)機械化率,增加種糧效益。多位受訪種糧大戶建議,一方面可以通過發(fā)展稻蝦、稻魚等“混養(yǎng)”模式,提高種糧效益;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推廣全流程機械化的方式降低種糧成本,緩解農資成本上漲帶來的不利影響。

從事稻蝦種養(yǎng)已有5年的萬載縣雙橋鎮(zhèn)龍?zhí)锎宸N植大戶周德文告訴,稻蝦種養(yǎng)是提高種糧效益的有益途徑,一年有兩次收益,大大超過單一種植水稻的模式。“在水稻產量方面,稻蝦養(yǎng)殖比規(guī)模化種糧要低一點,利潤基本持平,但是蝦的收益很高,每畝純利潤上千元,大大緩解了農資價格上漲帶來的壓力。”周德文說。

此外,越來越多的種糧大戶通過探索工廠化育秧、機插、機防等全程機械化種植模式,降低水稻種植成本。鄒情偉的合作社不僅有兩條工廠化育秧的流水線,還有各式農機50余臺,不僅可以滿足自己承包的6000余畝土地的種植需求,還能為周邊農戶提供育秧、植保、糧食收購等服務。“光是工廠化育秧這一項,每畝成本就可以降低15元。推廣全程機械化不僅可以降低人工成本,也能減輕農資漲價帶來的影響,從而提升種糧收益?!编u情偉說。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

標簽:

關閉
新聞速遞